老年餐厅:60岁以上老人享政府补贴助餐
来源:未知 时间:2021-08-25
2021年底力争试点区特困老人助餐全覆盖
截至2018年底,开福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约8.8万人,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%,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,部分空巢、高龄等低收入老年人,尤其失能半失能老人“吃饭难”问题突显。开福区率先全市探索试行老年助餐服务,为老人纾难解困。
2019年市民政局已下拨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福区“老年餐桌”服务试点,要求区财政按不低于1:1的比例配套。试点以市中心老旧城区、老年人助餐需求突出的社区为重心,首批在开福区通泰街街道西园社区,东风路街道砚瓦池和蚌塘社区启动。重点保障高龄、孤寡、独居、空巢、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,兼顾其他老年人的助餐需求。力争到2021年底,实现试点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。

打破社区独扛困局
社区申报区街审核专业机构运营
2014年,雨花区圭塘街道大塘社区成立了长沙第一个社区老年配餐中心。作为创新尝试,很被社会看好,甚至吸引了长沙其他城区和郊县的老人,要迁来大塘社区享受这一服务。然而,老人们吃得开心的背后,却是社区运营的举步维艰。该中心仅靠社区一腔热情独立支撑,抵偿和无偿给高龄特困老人提供餐食服务,当年月平均开支5800余元,收入却只有四五百元,难以为继。
知名社会学者、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史铁尔教授指出,社区经费紧张、人手少,事务繁杂,不可能长期坚持这一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工作,这需要专业化的民间机构来运营。“而仅有民间专业机构运营,还是独木难支,需要政府购买服务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“老年餐桌”如今不再由社区独自扛,采取政府适当补贴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模式,政府补贴助餐,老年人服务对象到社区申报,街道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审核,严选有餐饮资质的专业社会组织运营并接受第三方评估,共同帮老人“吃好饭、饭吃好”。